强强联合
自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以来,我国十分注重与国际合作,已连续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强强联合,共同开展了三期绿色照明国际合作项目。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推动10家白炽灯生产企业实现成功转型,累计淘汰白炽灯产能16亿只,占全国总产能的40%;支持企业在全国22个省份的1044个县成功建设3438个节能灯销售网点;推广14项先进照明技术;策划开展的“告别白炽灯泡·点亮绿色生活”系列宣传活动,被评为2013年度十大绿色活动。
此外,为积极响应国际社会淘汰白炽灯的潮流,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照明工程,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办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联合向全国发出“告别白炽灯泡·点亮智慧城市”倡议,号召城市以实际行动加快淘汰白炽灯进程。并对外发布了首批21个试点城市名单。
巩固成果
虽说绿色照明现已成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和推动节能减排的成功典范,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但节约能源、减缓气候变化事关全人类福祉,仍需要所有国家携手合作、共同行动。
其次,要积极稳妥,分步骤推广半导体照明产品技术。按照《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和《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要求,研究建立技术产品筛选评价机制,加快推广成熟适用半导体照明产品和技术。
较后,要精诚务实,深化绿色照明国际和地区间合作。加快半导体照明第四期国际合作项目申请,进一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继续深化与台湾地区在标准化、***战略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中华品牌。
从火到白炽灯,再到节能灯、LED,照明技术不断更迭,产品类型更新变化,照明行业也在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LED、OLED的飞速发展,其在为照明行业创造更多商机的同时,也将会带来诸多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关建材词条解释:
白炽灯
正在加载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由电流通过灯丝加热至白炽状态产生光的一种光源。是最早出现的电灯,用耐热玻璃制成泡壳,内装钨丝。泡壳内抽去空气,以免灯丝氧化,或再充入惰性气体(如氩),减少钨丝受热升华。因灯丝所耗电能仅一小部分转为可见光,故发光效率低,一般为10~15流/瓦。但制造方便,成本低,启动快,线路简单,被大量采用。十九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试制用电流加热真空中灯丝的白炽电灯泡。1879年,美国的T.A.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率先将电光源送入家庭。1907年,A.贾斯脱发明拉制钨丝,制成钨丝白炽灯。随后不久,美国的I.朗缪尔发明螺旋钨丝,并在玻壳内充入氮,以抑制钨丝的挥发。1915年发展到充入氩氮混合气。1912年,日本的三浦顺一为使灯丝和气体的接触面尽量减小,将钨丝从单螺旋发展成双螺旋,发光效率有很大提高。1935年,法国的A.克洛德在灯泡内充入氪气、氙气,进一步提高了发光效率。1959年,美国在白炽灯的基础上发展了体积和光衰极小的卤钨灯。白炽灯的发展史是提高灯泡发光效率的历史。白炽灯生产的效率也提高得很快。80年代,普通白炽灯高速生产线的产量已达8000只/小时,并已采用计算机进行质量控制。白炽灯和卤钨灯相比较,卤钨灯与一般白炽灯相比光效离低,体积不大,便于光控翻,色越校高,显色性好,特别适用于电视转播照明、绘图、摄影及建筑物泛光照明等。
中国未来照明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哪?
2016-01-18 浏览:105
- 上一篇:中国靠前条彩虹隧道